
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水的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课书43页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体积,例2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基本情况六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9人,以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七学期对圆锥、圆柱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学习,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对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能熟练地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立体观念不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学习效率差。
三、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具体教具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圆柱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从而推 ……此处隐藏3803个字……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练习,启发学生做一些有创新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设计。
悬念引入。
首先让学生回忆近来学习了什么立体图形(圆柱体),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圆
柱体和圆锥体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圆柱体,说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提问:屏幕上还有一些什么图形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圆锥体,另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圆锥的认识。
(1)圆锥的组成。
①面。圆锥有几个面?哪两个面?[教师板书:圆锥有两个面(一个侧
面,一个底面)。]
②棱。提问:圆锥有几条棱?是什么样的一条棱?[教师板书:圆锥
有一条棱(一条封闭的曲线)。]
③顶点。提问:圆锥有没有顶点?有几个顶点?[教师板书:圆锥一
个顶点。]
④高。提问:圆锥的高在哪里?教师出示圆锥教具(电脑显示),把它一分为二,让学生观察,得出高的概念。[教师板书: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旁边(手示圆锥侧面)这个长度是不是圆锥的高?圆锥有几条高?(一条高)
(2)圆锥的特征。
①一个底面是圆形。
②一个侧面展开图是扇形。(通过电脑演示得到。)
(3)指导学生看圆锥立体图。
2、圆锥体积公式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