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乡下孩子》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这首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简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全诗一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欢畅的黄鹂”比喻孩子的活泼欢乐;“盛开的野菊”比喻孩子漂亮可爱。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挖野菜、逮小鱼等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最后一小节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模仿诗歌的格式练习说话。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了解乡下孩子,感受乡下孩子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农村孩子的坚强、乐观、向上,也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热 ……此处隐藏13296个字……集为x<2。
总结:以上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把解不等式转化为比较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高低。
从上面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虽然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不等式未必简单,但从函数角度看问题,能发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直观的看出怎样用图形来表示不等式的解。这种用函数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不是单纯解题,而是加强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用变化和对应的眼光分析问题,对于继续学习数学有着重要作用。
(四)随堂练习
1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3x+8的值满足下列条件?
(1)y=0; (2)y=-7;
(3)y>0; (4)y<2.
设计意图:本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代值求解,为了突出数与形的结合,要求学生利用图像解决问题。
2 利用函数图象解出x:
(1)6x-4=3x-2; (2)6x-4<3x-2.
设计意图:(1)与(2)形式上虽然只是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但反应在图像上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却不同。
(五)小结与作业
1. 归纳反思
2. 利用一次函数图像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步骤
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4.3第3、4题
选做题:已知y1=-x+3, y2=3x-4,求x取得何值时y1>y2?
自我反思
应用新知中的方法2是初三数学中的重要方法,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没有详细讲。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广延伸,尝试与中招考试衔接。这节课涉及到利用函数图像求解集的问题,采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课堂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