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分扣子》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65页综合实践的内容《分扣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
一做”“想一想”的过程,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此处隐藏415个字……/p>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首先,猜谜导入,让孩子们一上课就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又通过让孩子观察这些扣子,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2. 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
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第一次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第二次活动,学生在讨论、自己尝试之后,体会按
不同标准分类,一直分下去,分法不同但结果相同。
3.加深体验,灵活运用
第三次活动,学生尝试分更多的扣子。从颜色、形状、扣眼个数三个标准去分类,但是按照不同的顺序,通过对分类过程的回顾梳理、分析比较,展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分类结果的观察,进
一步巩固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的数学思想,直观感悟分类所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发现信息以及根据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很好的渗透了统计意识。
4. 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比一比,分类前、分类后有什么不同?生活中,哪些地方还需要用到分类?通过回顾环节,让学生全面地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培养了反思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了老师板书分类方法和学生上黑板分类贴图相结合的方式,层次清晰,将一节课串成了一条线。
本节课上,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按不同标准分类、按同一标准不同顺序分类的方法,体验到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