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06 06:11:10
【必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汇总7篇

【必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汇总7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1、适度使用学具。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花片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法。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到好处,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教学,也可以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社会生活知识教学。

《新课标》中强调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应该生活化,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学习的知识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 ……此处隐藏10517个字……突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正好给教师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全员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了,情绪高涨了,思路开阔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4.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多媒体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以变抽象为具体,以静变动,把教师难以讲清的几何等知识,恰当地架设了一座桥梁,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二、多媒体对数学课教学的消极因素

1.有了数学课件,被课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取代了

在实际教学中,课件只能在“辅助”的意义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它只能帮教师把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化,把静的点、线等动画化。教师只有结合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创造性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若教师上课依赖于课件,少说话或不说话,就会让课件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反而使教学失去了主干。

2.课件制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成败往往课件制作不艺术,反把教师束缚住了,课堂上课件牵着教师走,一堂课讲授不流畅,导致学生厌倦,教师讲授费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板书依赖于大屏幕,使学生对基本概念似是而非农村学生,由于基础教育的薄弱,学生智商的开发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学生大脑反映迟钝,理解性不强,数学基本概念多,特别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在大屏幕上,一闪而过,就相当于看电影,你说他没印象吧,他有,但就是一直半解、似是而非。教学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应在黑板上把重点知识板书出来,以便学生参照,解决实际问题,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