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品质》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品质》教学设计篇1【课前导学】
1、作家及时代背景
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品质》写于1911年。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2、熟读文 ……此处隐藏4487个字……靴子品质。相关的证据在文中随处可寻,应该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寻找相关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提到格斯拉不做广告,教师可以从格斯拉对大公司的评价那一段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关广告的问题,抓住“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以及收购格斯拉店铺的年轻人标榜“为王室服务”“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来分析当时广告的虚假性。
5.与格斯拉对靴子品质的不懈追求相对应,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
此题意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小说,为文章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张本,巩固学生对格斯拉死因的看法。分析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大公司以及别的手工业作坊不靠靴子质量,而是依靠广告宣传,依靠次等皮革来获取利润;二是普通消费者心浮气躁,失去耐心,不愿等待,也不再追求靴子的品质,致使格斯拉那样追求靴子品质的靴匠失去生存的土壤。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旨,并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设计意图】
这是本堂课结局部分的问题,顺应以上问题而来,最后水到渠成,揭示本课教学目标。主题在课文分析中谈过了,此处不再赘述。关于题目,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格斯拉所制作的靴子的优良品质;二是指格斯拉本身,他所表现出的诚信敬业的高贵品质。
7.教师概括总结:通过对本篇小说的学习,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小说阅读中时时留意,关注作者在文本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倾向,从而准确地把握小说主旨。
【设计意图】
最后的归纳,是在学习完文章之后,给学生概括的一个阅读规律。借助这种由个体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总结,希望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并能将这种重视作者重视文本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的文学作品阅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