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3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准备的《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识谱视唱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吟唱古诗词。
3、能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养成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你都会背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吧。
(生尽情展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讲述着一种心情、一个古诗、甚至是一段历史。同学们那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绘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吗?(引入《静夜思》)
二、歌曲教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静夜思》。(出示歌片)
1. 解决歌片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2. 播放歌曲,聆听可以随音乐动起来。初步了解歌曲。
3. 看曲谱听歌曲,从心里跟唱。
4. 再听歌曲,小声的跟唱。
5. 听歌曲,大声的跟唱。
6. 教师弹琴共同演唱,及时纠正唱 ……此处隐藏1686个字……入意境。
(4)表演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表演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理解可以淡化。]
(四)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拼音注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诗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在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并把它背下来。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给学生搭建有利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识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要求识记的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刚刚在课题中认识过的两个字“静”、“夜”;第二类是韵母都是“ang”的字“床、光、望、乡”;第三类是做动作识记的两个字“举、低”;第四类是需要介绍新偏旁的字“故”。这样的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适合一年级学生认字的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其次是朗读教学。因为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重在读,不在“懂”,对诗的意境能初步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劲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