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3-03-08 06:11:1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6篇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预设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能通过读读、说说,感受自己学会自己能做的事的意义。

⑵ 能通过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充实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

3、能通过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充实课文。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会干什么呢?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2、有些小朋友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或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做一样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自己去吧》。

3、读题。(注意吧是轻声。)

< ……此处隐藏6074个字……什么不同,能建立一个怎样的等量关系。(建立“甲行路程+乙行路程=两人行的总路程”)

二、建立模型:

1、建立相遇问题等量关系

(1)如果刚才我走了5秒,每秒行0.6米,后排的同学每秒行0.8米,出发时我们相距多少米?(感兴趣的问题更利于学生思考,他们会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

根扰刚才建立的等量关系,结合这里的条件,你能把它变得具体一点?

(2)通过引导得出:

老师速度 明间+学生速度=距离

(老师速度+学生速度) 时间=距离

速度和 时间=距离

(3)同桌交流:这样列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描述这些等量关系。(将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4)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类题强化

请两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用玩具车演示)

小明和小东从相距560米的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过6分钟相遇,如果小明每分钟行75米,小东每分钟行多少米?

(1)台上台下学一演示后,请学生建立等量关系并提问:

你能建立几种。建立后引导学生间交流(学生观察表演,自已动手操作,能更深刻掌握知识)

(2)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引导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刚才是路程不知道,现在是速度不知道,怎么办呢?(可以设小东每分钟 米)

(3)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建立模型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行走中产生的这一类问题吧。

甲行速度 时间+乙行速度 时间=距离

(甲行速度+乙行速度) 明间=距离

速度和 时间=距离

4、描述模型

同桌相互描述理解这几个等量关系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