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从而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突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难点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辅垫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好多的物质是什么吗?(水)
< ……此处隐藏5054个字……)你们觉得是巧合吗?好,那现在我们就去验证一下,让它输的心服口服,怎样?有信心吗?(增加花盆的总数,分别是21、22、23、24、25盆,让学生将课本上相应的算式补充完整。——开火车汇报答案。)
21÷5=
22÷5=
23÷5=
24÷5=
25÷5=
2、课件出示所有算式,再来看看除数和余数,说一说余数为什么不能是“5”。(提示:被除数逐渐变大,除数不变,那余数呢?除数是“5”,余数可能有几种情况呢?)
3、归纳总结:(1)余数要小于除数;(2)知道除数是几,就能知道余数可能是几。
4、改变除数,不改变被除数,让学生试着做一做。(加深余数和商之间的密切联系,尤其让学生明白,当知道除数时,便可以知道余数可能是几)
16÷4=
17÷4=
18÷4=
19÷4=
四、知识梳理,适时拓展。
1、判断题:第52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判断,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并列出正确的竖式。
2、先做第一小题,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解决问题:十月份有31天,十月份有几个星期?多几天?
4、拓展延伸,完成填一填。
5、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7÷5=3(组)??2(人)
18÷5=3(组)??3(人)
19÷5=3(组)??4(人)
20÷5=4(组)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