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洞庭》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望洞庭》教学设计1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
1、板书:《望洞庭》,刘禹锡。
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能用一些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
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
湖光 秋月 潭面 君山 玉盘 青螺
< ……此处隐藏23491个字……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三、四句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 “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此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与柔美,与我们今天学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
4、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5、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课件配洞庭湖图片循环放映。
【设计意图: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仅仅是一个原点,如何让这个原点生发一个面积较大的圆,让它成为学生阅读经验的有效区域,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拓展,以诗中“洞庭湖之美”这一主题,为原点向外画圆让学生感受众多诗人笔下多姿多彩的洞庭湖。以上环节就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四、书写洞庭湖
1、每人发一张印有洞庭湖图案的书签或扇面,要求学生将古诗默写在上面,写之前先仔细的看看本课生字,归类记忆“庭,磨”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潭,镜,螺”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写之后利用投影全班欣赏,品评。
【设计意图:精美的卡片利于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益于激发学生把字写好的愿望。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这必须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持久注意提醒、纠正,才会逐渐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