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通过朗读,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激发对大自然,对花草树木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新偏旁。会写“不”、“开”
2、认识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0个生字,规范书写生字“不、四”。
教学难点:
识字:“给”受方言的影响可能容易读成“gě”,“热”和“穿”翘舌音不易对好,“暖”“冷”的鼻音边音不易区别。
写字:“不开”撇的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此处隐藏5072个字……把油伞;笑脸贴纸;轻快的音乐;收集有关树的知识,树对人类的好处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字谜导入,学习新词
“爷爷”,读好轻声。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连词读好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课后要求认读的生字,想办法记一记。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按学号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师随时正音,学习生字,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发现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如学生提到分节问题,就告诉学生如何标记自然段序号)
四、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谈话导入。(天气变化,小树变化,人们的措施)
2、看图说话。(图一,图二)
什么时候,谁帮谁干什么
由图到文,分别找到内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课文用了几句话来写这幅图?
⑵读一读: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⑶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你知道哪些东西能使我们感到“暖和”?
口头填空:暖和的()
指导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2自然段。
4、图文对照,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口头填空:绿色的()
⑵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5、赛读。
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进行分组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配上轻快的音乐。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再练读。在熟读后,可进行背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