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5 09:09:0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使学生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开启地狱之门,和作者一起到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奥斯维辛作一次地狱之旅。

二、幻灯片展示一

游览过程:

毒气室和焚尸室——怒放的雏菊——死囚牢——女牢房——试验室——纪念长廊——微笑的女孩——绞刑架

1、看到“雏菊花在怒放”,你想到了什么?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 ……此处隐藏7509个字……么呢?

二、研读文本:

1、标题设疑

本文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疑问:为什么说没有新闻?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写了些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

2、解决第三问:“作者写了什么?”

镜头一: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

镜头二:奥斯维辛周围的自然景物

镜头三:废墟上的雏菊花

镜头四:年轻姑娘的微笑

3、总结

写法:正如焦点访谈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有一类新闻,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其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类新闻的典范之作。

角度:将镜头对准参观者的反应和奥斯维辛集中营四周的景物,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4、回到开头的问题“奥斯维辛到底有没有新闻?”

一样的景点,一样的游客的震惊愤怒,这里阳光明媚,的确没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用文中的话来说,“非写不可的使命感”齐读6段。“这种不安的心情是什么?”担心人们遗忘历史。

三、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罗森塔尔1958年写的,那我们今天读这篇新闻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罗森塔尔希望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希望这类惨剧永远不要发生,可是这半个世纪来,人类又有过多少战争,种族之间经过多少野蛮的屠杀,人类怎样才能杜绝这一悲剧重演呢?

四、以《集中营生还者的一封信》结尾。

希望同学们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永远不要忘了培养健全的天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做一个大写的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