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虎》教学设计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南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华南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师: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
(学生 ……此处隐藏7716个字……>
问题六:通过以上分析,怎样理解诗中的“观众”、“铁笼”“我”的含义?
“观众”——无耻、无聊、冷漠、市侩、卑微、自以为是、有时助纣为虐
“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它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我”——良知未泯,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的灵魂的觉醒
5、诗人写诗讲就意象,并借助意象来表达一种情感。(回忆《未选择的路》)那么,本文的意象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学生总结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本文的意象是华南虎.
象征.
本诗的象征意义: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渴望精神自由、渴望人格独立
6、齐读全诗,结合课本剧和写作背景思考:
问题七:《华南虎》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应如何理解它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写于最没有诗意的时期——70年代,表现了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四、巩固扩展
(1)联想和想象练习
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表现被困的华南虎的心路历程。
(2)比较阅读:布莱克《老虎》
谈谈它们的区别和文章的感情,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
斑斓的面孔不屈的生命
火焰似的眼睛执著的灵魂
又长又粗的尾巴渴望精神自由
健壮的腿渴望人格独立
破碎的滴血的趾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