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2、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3、能自编自演课本剧。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重点目标: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
难点目标: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生猜。)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 ……此处隐藏6997个字……计:
鹬蚌相争
鹬——啄 (生气)
互不相让——>被捉
蚌——夹 (毫不示弱)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我理解了( )等词语的意思。[评价要点:啄 夹 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等词意的理解]
2.我会用“毫不示弱”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3.我能讲述故事的内容,知道了鹬和蚌一起被渔夫捉去是因为( )。
4.通过学习我知道“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
[注:每项评价内容都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三个等级。]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表演课本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逐步理解寓意,懂得道理;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境界。
六﹑本节课设计亮点: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故事虽小,道理深刻。我认为自己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下两方面做得不错: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情,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在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2. 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研读,调动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情感,细细揣摩、体味,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