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2 06:12:16
《勇气》教学设计

《勇气》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勇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勇气》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单单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更有效。本设计中,教师尝试通过有效的引导,引领学生读懂课文中描写花的三个场面,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品悟作品中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作家的写作方法,以此来带动朗读,升华情感,感悟生命的意味。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课文中四个生字 “吕、厘、刷、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乏味、泛滥、傲然挺立、拔地而起”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中描写花的几个场面,读懂作者的心情变化。

3、通过有感情朗读,品味作品中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作家的写作方法,,在品味语言中感悟“花的勇气”。

4、在链接和拓展中升华情感,感受作家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谈话:

看到“勇气”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

思考作者先后看到了哪些景象,想到了花有怎样的勇气?

三、交流:

1、如果你刚才认真读了课文,你一定也看到了作者先后所看到的不同的景象。

三个 ……此处隐藏29762个字……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主研读:

⑴ 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旁边。

⑵ 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己见。

3、感情朗读,交流感悟:

⑴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

⑵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五、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语段或词语。

2、这篇课文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这篇优美的散文。

《《勇气》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