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本。
2、学会本课文8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
1、板书“课本”,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 ……此处隐藏9904个字……无尽的,可以填上很多内容。但是,诗歌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意味深长。
板块(四)反复诵读
1、同学们,请你把刚才的体会融入诗歌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读。
(1)读的时候要注意:无论读到哪一节,都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眼睛看到了翠竹松柏、你的耳朵听到了青山绿水的对话……带着想象来朗读,能把诗读得更美。请一位同学来读给我们听听,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2、面对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读这首诗了,请各位小评委给我打打分吧。
课件(文字)滚屏
来,配上优美的音乐,我们一起分节朗读,2—5节分别请4位同学读,首尾两节一起读。
课件:音乐+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3、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谈。
像大家所体会到了吗?文章首尾呼应,诗句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两个“去吧”,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绿色”点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篇末是对全诗的升华,激发少年儿童勇敢探索、勇于实践,朗读时要注意对比。
板块(五)活动拓展
课件:每人搜集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开个“大自然的赞歌”诗歌诵读会。
三、教学备注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充分的想像,将文本读通、读实、读厚。
2、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