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1、把握论文知识。
2、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重点难点:中考形式阅读,论点、论据、相关句子作用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
一、课文内容:
1段:“学者先要会疑。”
2段:“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3段:传说不一定可靠,但做学问有时只能靠它。
4段: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5段: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课文层次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
也可说成“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1)
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不应当随随 ……此处隐藏3951个字……诉我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
6.提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最非。
7.提问:“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前后)顺序不能对换。
——以上几小节,从对传说,到对书,对学问,要有怀疑精神,这是递进关系,是讲怀疑对于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8.提问:第6段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第一层(①句):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提出本段论点。
第二层(②③④⑤句):从道理上论证第①句的论点。对别人的话要善于怀疑,其中②③句是从反面论证,④⑤句从正面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第三层(⑥⑦⑧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例子论证第①句的论点。对书要善于怀疑。
其中第⑥段提出本段中的一个小论点:“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第⑦⑧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事例来证明第⑥句,从而也证明了第①句的论点。
第四层(⑨⑩11句):⑨⑩句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11句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这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做学问要善于怀疑,论述第①句的论点。
——这是论证第二个分论点。
四、小结
本文中心论点鲜明突出,论证层层深入,精辟充分。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事理分析得透彻周密。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