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统计》教学设计1一、教学思路与环节
在低年级中教学统计,必须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又要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整节课分两大块,第一块是引入、展开,使学生体验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第二块实践应用。
1、引入
(1)出示熊猫、猴子、小鹿图片。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我想知道熊猫、猴子、小鹿各有多少只,你们有什么办法?
(2)创设情境,教师报图片学生记录。
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
(3)反馈记录情况,交流评价记录方法(投影展示各种记录方法)
请同学介绍记录方法,比较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有什么好处。
(4)学生取图验证记录是否正确。
[课一开始出示图片,有意制造矛盾冲突,让静态的动物图片动态口述出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数学问题从情景中自然发展而成。统计动物图片张数,分二次操作,第一次记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方法,为探索问题的解决,各显神通,交流比较不 ……此处隐藏9418个字……几个圆?
(让小朋友亲身体会,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
(2)小朋友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老师在每组都放了一张纸,想请各个小组合作来完成 ,这么多图形,怎样才能整理的又好又快呢? 先在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分工)请每组分工合作,把图上的图形整理出来,贴在纸上。
(如果出现按边分的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弄分的方法)
(3)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组的象形统计图,请大家讨论一下,经过整理,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瞧!理一理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么多的问题。
(4)出示整理出来的三幅图(如课本上第92页图)
(注:如果书上的方法没有想到,可以让他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整理的,并让他们照书上的方法再做一做或对画“√”的记录要做些评讲)
问:现在展示了小朋友
们记录的三种方法,请比较一下这三种图,哪一幅图看得既清楚又方便?为什么?
2、整理成表,获得信息
(1)通过刚才的整理,同学们都清楚地知道各种图形的个数,请同学们填入表中?(出示统计表)请各组合作把它填入表中。
学生合作、讨论、填表。
(2)看哪位小朋友最棒,能从这表里获得哪些信息?(注重:一共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这表里知道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t1:
(1)看!每一组小朋友都带来了学习的必备文具:铅笔、橡皮、直尺。请各小组把你们把所带的这三种文具也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看看能知道些什么?然后,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