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脉络,理解赵州桥的特点。
3、了解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清字形,读准字音。
2、释词:
(1)巧妙绝伦
(2)和谐
(3)惟妙惟肖
(4)匀称
(5)推崇
(6)古朴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
“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桥的这些特点。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3)检查预习。
2、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文意
请生阅读课文,师指导理清思路:
(1)石拱桥的特点(第1—2段 ……此处隐藏1066个字……,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获得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
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四、说明方法的把握。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