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师:“听出来了吗?”(这是风声。师板书“风”)
师:平时小朋友们都感受过风吧!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风很冷。风很凉爽。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风能吹动很多东西。风没有颜色……)
师:风能唱,能写,能听到,能看到,能感受到,那它能画吗?(板书:画)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15、画风(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读,初 ……此处隐藏17571个字……教师,她所上的《比尾巴》一课获1996年扬州市(地区)优秀录像课等奖。现将此课的教学特点作简要评述。
一、指导方法练朗读。
1.具体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调,圈出朗读的重音,划出连读的词语。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答题要完整。
2.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
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圈重音、划连线、读语调,然后师问,生答,要求做到答题完整。
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领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二、凭借录像学词句。
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者精心绘制了动物图片,并摄成录像,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
1.凭借录像,掌握尾巴特点。
①观察比较抓特点。教者让学生看录像,细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长、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
②创设情境抓联系。为理解扁一词,教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
2.凭借录像,运用句式说话。
教者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指导学生运用词句。如理解了长、短、好像一把伞之后,教者让学生观察牛、羊学提问题;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