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7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1、感受夏天的特点。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
【学习难点】
感受作品的理趣与情趣。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 )( ) 澹澹( ) 芊芊( )
磅礴( )( ) 黛色( ) 贮满( )
< ……此处隐藏9806个字……的心里呢?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画——找出段落、标出句子、圈出词语。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静静的”,感悟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
读读第一段文字,让学生找一找有意思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导读:青年的眼光在哪里?青年的思维在哪里?青年的兴趣在哪里?青年的爱在哪里?
(老师提问声调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感染学生。)
别惊扰这位青年,我们悄悄地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
2)想像青年的日常生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导读:每个星期天,青年来到玉泉,他会忘记什么?他会忘记什么?他会忘记什么?而他不会忘记的,是什么?
再次追问:青年的眼光在哪里?青年的思维在哪里?青年的兴趣在哪里?青年的爱在哪里!?
想一想,星期六晚上他在做什么?星期五、星期四、星期三呢?走路时他可能在想什么?吃饭时、睡觉时、在梦中呢?
指导朗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三、提炼思想,知情
1,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们用什么词语赞美他?
列举10个词语,进行一分钟背诵练习。
2,我们从中要学习什么呢?介绍古往今来的经典励志故事。
四、启思练笔,导行
通过今天的学习,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给你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一段话。
对练笔进行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