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7 06:11:52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分享。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大家想不想听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妙的乐曲中吧!(播放《月光曲》片段)

2、能说说你的感受呢?(交流,对学生不同的感受都给予肯定。)

二、直奔中心段,感受月光曲美好的意境。(8—9自然段)

1、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再为他们弹奏的一支乐曲时,课文是怎样描述的?(打开课文,自读有关段落。)

2、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幅插图,这个情景多美: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现在就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一讲这幅图。”(学生各自准备,同座两人对话。)(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图画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图画内容。(即课文第8自然段)

4、刚才我们图文结合,知道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

……此处隐藏676个字……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指名反馈。

板书: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3、品读体会:

根据月亮、海水的变化,把三种层次的感觉读出来。

4、深入研读:

个体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来读一读。

⑴ 第一层:

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微波粼粼”“霎时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⑵ 第二层:

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忽然”“刮”“卷”“涌”→自由读→指名读→站起来读。

⑶ 第三层:

引读→谈体会→重点指导“波涛汹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回顾小结

过度:

好一幅美妙绝伦的海天月夜景!兄妹俩真的看到了吗?

1、看板书、理思路。

2、朗读:

⑴ 指名读。

⑵ 接读:

女→男→全班。

⑶ 齐读:

配乐朗诵。

四、学习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说话:

贝多芬美妙的乐曲深深感染了兄妹来,贝多芬离去后,盲姑娘兄妹可能会说些什么?

这时贝多芬,心潮澎湃,飞奔回客店,他一边写,一边想,他想了些什么呢?

2、情感升华:

穿插再读贝多芬的话,体会情感。

【板书】

乐曲联想

柔和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月亮升高

月光曲

风卷巨浪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