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克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克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一、活动体验,感受质量。
1、老师先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谁愿意来?(点名三人上台)你来背一背他们两人,等会儿让底下的小朋友听听你背的感觉,好吗?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他背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吧!
很好,你们感受到了小伙伴的体重,有轻,有重。
2、这是两袋食品:红枣,膨化食品,它们的包装大小差不多, ……此处隐藏6734个字……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重量。
2、用用手掂的方法感受物体的重量。
3、用用秤称的办法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重量。
4、学习字母表示的方法。
5、体会1克有多重。在称量物品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称来称。
5、感受10克有多重,50克、1000克有多重。并学会如何认识称。
6、引出千克这个重量单位。
那你们想想千克这个重量单位多用在称量什么样的物体呢?
生:比较大的,重的物体上
师:在生活中称量什么可以用千克做单位呢?
生:体重,大米……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说得真好,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并和他们交上了好朋友,他们邀请我们去开心游乐园玩,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学得开心玩的快乐!
第一个游戏:猜猜单位名称
请你像老师这样说题,让你的好朋友猜出它的单位名称,大家快速的判断对错,然后请你继续出题找其他同学回答,要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第二个游戏
猜猜小组同学的体重,你可以抱一抱或背一背,估计一下你的好朋友多重,再填报告单,
师:说说你同桌是多重,(生答)实际测量一下吧!生到前面(找两组)
总结:同学们的估算能力是逐步从生活经验中培养,提高和积累来的,多用心你会估得越来越准确。
课堂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开开心心地学习了关于克和千克的知识,还快快乐乐地到游乐园玩了一圈,你能说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三、总结。
我们共同度过了丰富而又有意义的40分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