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6 12:06:06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3+2+1=5+3+2=8-2-3=10-5-3=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5+3-210-5+3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 ……此处隐藏16549个字……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①怎样用算式表示问题情境?

②怎样计算4-2+3?重点理解第二步用什么数+3?为什么?“2” 是怎么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情境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情境图自主探索,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并围绕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展开讨论,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计算的认识。在教学中注意由扶到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5.组织学生观察比较:

(1)比较4+3-2和4-2+3,明确:都是加减混合计算。体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2)比较加减混合计算与连加连减,明确:都是两步计算式题,计算方法相同。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看图列式计算:教材第67页“做一做”。(加强巡视与指导。)

(2)抄写算式并计算: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2题。(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

2.综合练习。

(1)游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

(2)游戏:跳房子,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5题。

3.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的练习目标指向不同。基础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综合练习将加减混合计算与连加连减放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在运用中切实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独立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

四、总结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