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
《咏柳》这首诗以春天里常见的柳树作为诗歌描绘的内容,题材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了。因此,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课题中的“咏”在一年级学《咏鹅》时已经认识,由旧知迁移而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诗题的意思。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在识字环节以学生互学的方式进行,运用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整首诗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爱表达、爱表现的欲望,因而在品读古诗环节从实景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吟诵的目标,并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绿”等5个字,积累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学 ……此处隐藏1098个字……岸边杨柳依依,贺知章情不自禁地吟诵出——生读《咏柳》。他坐船终于回到家乡,河边一排排柳树在风中舞蹈,好像在迎接他回家,他脱口而出——生读《咏柳》。船载着他回到了家门口,门前一株高大的柳树,垂下无数条嫩绿的枝条,充满了生机,他兴奋地吟诵——生背《咏柳》。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多么美的诗,多么绚丽的画,怎能不让人喜欢和向往?其实,还有不少的童谣、诗歌也是描写春天的,请小朋友们回去以后找一找,读一读,去感受春天的美丽。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2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国庆又到了!为了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吃过晚饭后,我便早早地出了门!国庆假期是长见识的最好时期,于是我和家人们一起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湘湖。因为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这个遗址是被一个大学生发现后被考古人员渐渐发掘出来的。遗址约厚2~3米,距今有7000~8000年的历史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艘古老的独木舟。我开始还以为那是一块破木头,根本无法想象那曾是一条可以载人过河的独木舟。原来这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是用火焦法制作的。它出土时还发现了桩架结构、木浆等大量遗物。
跨湖桥人在古湘湖畔生活了千年之久。他们靠着农业、打渔和采集支撑着他们的生活。那时候他们已经会使用并制作骨器、石器、木器和陶器,而且做得十分精致。他们住的房子是使用木头搭个架子,再铺上茅草,并和上泥土加以固定,非常的简易和实用。
这次游览,让我懂得了人们早在7000年以前,就会用自己聪明才智来制作工具、种植稻谷、将野猪驯化成家猪……古人真是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