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3-02-19 06:11:20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课题: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 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 ……此处隐藏8746个字……我们概述一下这段故事?

学生讲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一年,当时的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兵败如山倒之际,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蜡烛发挥什么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2、翻译者:茅盾,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3、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4、阅读课文,找出并朗读最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结合这些片段,说说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⑴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⑵多次提到老妇人的围巾,这条黑色的围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⑶“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6、品读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和场景的意蕴:

⑴如果你是寻找契柯拉耶夫尸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妇人在战友坟前续上新蜡烛,你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⑵“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象一个母亲的眼泪,正象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远不朽。”这两句话意味深长,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它们的含义。

⑶文章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两百字写下来。

7、课时小结。

8、布置作业:

⑴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学习这种极力渲染的描写方法,

⑵探讨蜡烛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