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设计理念:
“可能性的大小”这一节教学内容 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创设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构建以活动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与活动完美的结合起来,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会用“不可能----可能性是0”、“一定----可能性是1” “可能---用分数”、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通过“摸球---猜测——讨论——交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具准备:
纸盒、白、红色球等。
教学过 ……此处隐藏8715个字……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⑴ 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⑵ 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⑶ 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 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 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 思考:
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⑶ 指导回答。
⑷ 交流:
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