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9 06:11:46
《变脸》教学设计

《变脸》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变脸》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变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魏明伦和《变脸》的剧情。

2、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3、整体感知,掌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抵触。

4、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同学的戏曲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抵触。

2、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读课文,积累词语:

打鼾(hān)蹑手蹑脚(niè)阴霾(mái)鹭鸶(lù sī)

怡然自得(yí)睡眼惺忪(xīng sōng)糍粑(cī bā)

2、用一句话概括剧情。

这部戏曲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曲折。

3、这出剧本有哪 ……此处隐藏540个字……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魔术“用具若干,师生用纸若干等。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2、用耐人寻味的“小魔术”,拉近师生距离,并为今天的折纸综合课的“变”铺垫,渲染神奇有趣的氛围。

二、引导阶段。

1、音美艺术的综合,欣赏中国戏剧——川剧大师彭登怀“变脸”绝技。

2、利用媒体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最直接的了解“变脸”,学生自己自然而然的揭示了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

四、综合阶段。

以“拜师学艺”为情境,“彭师傅出考题”开展教学全程,将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拜师学艺”,共闯难关,夺得胜利。

1、第一关考题:师生根据折纸步骤图,共同尝试“闯关”。

2、第二关考题:不同方向的观察折纸,启发各种形象,共同尝试添画。

3、第三关考题:师生讨论、探究、发现“变脸”机关,共同尝试“变脸”。

4、第四关考题:中国川剧变脸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的脸谱,师生共同夺取胜利。

五、拓展阶段。

1、贯彻“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新理念,与学生轻松的讨论讨论今天学习的“变脸”的用处和各种有趣的玩法。

2、大家毫无约束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一玩、乐一乐、笑一笑。

3、小结

《《变脸》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