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听了实习老师讲《画家和牧童》一课后,有了更多的思考。对比自己以前上课的情况,为什么领导、同行听课时也给自己指出读的少的问题,看来还是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或者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机智性地处理一些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听实习老师上课,自己的体会很多,能清楚地知道上课的老师读得少,被动地用一个个零散的问题牵着学生走,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看来,语文教学的确应注重多读感悟,积累语言。一定要“读”占熬头,应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学生通过读、思、画、议、悟等几个环节,将文章读通、读懂。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在读中理解“深思片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惭愧”等词语的意思,知道“夸赞、称赞、赞扬”表示的意思相同,是近义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学习中逐步积累语言。在教学的结课时,要开放性地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对谁说点什么?通过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时,他们尽情泼洒情感。有的说:“我想对戴嵩说,你画画得那么好,还那么虚心地向小牧童请教,我要向你学习。”有的.说:“我想对小牧童说,你真勇敢,敢向大画家提意见。”还有的说:“我想对围观的人说:不要以为大画家就没有错,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想想。”此时,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学生思维在灵动,情感在升华,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还可以给学生赠言,“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真实的话永远是最好的。”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意思。这既是对文本的拓展,也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通过读书,学生能学会品尝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最后总结全文时,我又指导实习老师回到文章的题目上来,文章的题目为什么用“画家和牧童”呢?其实还不单单是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更多的是因为牧童的话不是空口而说,牧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所以他才能更加确定、更加直接地指出画家画中的错误。戴嵩的画为什么能画得好?其实也是来源于生活。戴嵩为什么能虚心向牧童请教呢?其实,戴嵩是尊重的生活,尊重的事实,这时戴嵩的眼里就没有大人、孩子、名人、凡人之考虑了,别人给他指出错误时,他是从心里表示感激的,这样理解我们可能更贴近真实戴嵩,也更能加深体会戴嵩的谦虚谨慎。戴嵩的谦虚,不是做表面文章给人看的,而是他的品质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品质,所以才有了戴嵩的绘画技艺的成功!
总之,指导实习生,也让我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