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时间:2023-04-01 20:56:40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会写“午、节、叶”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读长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

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

4、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 ……此处隐藏701个字……>

A、红豆粽B、香菇粽

C、牛肉粽D、鲜肉粽

E、红枣粽F、红糖粽四、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历史人物屈原

1、出示屈原图片,提问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人物。

2、老师讲解爱国诗人屈原及沉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3、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啊?(屈原)

4、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

五、回顾拓展

1、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教师回顾总结:这篇课文讲了外婆给“我们”包的端午粽,以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加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来源,课后同学去收集了解一下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吧。将下面传统节日与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重阳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九月初九

[教学板书]

端午粽包:箬竹叶糯米红枣

端午粽花样: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不少。第一课时我主要教学生字词,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为下节课的课文理解作好铺垫。在指导学生学写生字时,我让学生学习找到生字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的书写方式,从而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了解外婆包的端午粽及其中包含的感情,以及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因为这一节日同学们都有过体验,所以让同学们自由讨论非常重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入课文,他们理解课文就更加容易了。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