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祝福》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祝福》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祝福》教案 篇1教学目标:
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检查预习
1.解释词语。
寒暄尘芥堆淡然俨然咀嚼赏鉴沸反盈天不更事《四书》(见教材注释)
2.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此处隐藏6318个字……1)第一次丧夫来鲁镇:勤劳 工资被婆婆拿去, 被抓回去强迫改嫁,
(2)第二次丧夫:勤劳 养育儿子 儿子死了,被赶出屋
(3)失独后来鲁镇:捐门槛,精神救赎 被视为不洁,不准祭祀,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4)面对别人的嘲笑,她无言抗议 更加孤独 4.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封建宗法制度:宗法又以礼教与政权、神权、夫权、族权相结合的形式存在。 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中国农村;、
祥林嫂身边的人——鲁四老爷、婆婆、孩子的大伯、柳妈、卫婆子
(1) 封建礼教:失节者大、从一而终思想,使其处处受到鄙视;
(2) 封建迷信:摧残她的精神(死后被锯开来);
(3) 封建家长制:婆婆领走工钱并被抓回去;孩子大伯来收房,没有了去处;
(4) 封建地主阶级:经济上盘剥、精神上毒害。
明确:封建礼教、神权迷信使得祥林嫂尊严被践踏、被愚弄 最终摧毁她的精神和肉体。
5.总结: 祥林嫂是一个不幸的人,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压榨迫害的人,又是一个一直努力抗争命运的人,她善良、朴实、淳厚,想用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作为人的生活的基本保证。
6.拓展思考:祥林嫂又没有反抗封建礼教呢?
明确:祥林嫂的反抗,并没有涉及到封建礼教本身。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这更能揭露封建礼教道德极端虚伪、极极端残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