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时间:2023-04-01 06:12:04
《安塞腰鼓》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安塞腰鼓》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塞腰鼓》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塞腰鼓》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重点)强化朗读训练,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难点)

题目解说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是陕北人粗犷、豪迈、开放性格的象征。它是黄土高原上的“绝活儿”,被称为“天下第一鼓”。题目交代了记叙的中心内容。

生字词

茂腾腾:陕北方言,形容有活力的样子。

朴实:质朴诚实。

恬(tián)静:安静;宁静。

亢(kàng)奋:极度兴奋。

晦(huì)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羁(jī)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蓦(mò)然:突然、猛然。

冗(rǒng)杂:繁杂。

严峻:严厉,严肃。

烧灼(zhuó):热情激荡。

磅(páng )礴( bó ):(气势)盛大 ……此处隐藏7668个字……分组品读,根据文中描述,用“---------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与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如:豪放的安塞腰鼓。

三、研读与赏析

1、学生自读,提出疑问,师生合作探究。

如学生提问:如何理解文中排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2、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后回答。

如教师提问: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文中对腰鼓场面的渲染,铺排。

四、课堂练习:根据文中的词语填空。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赏析课文美点,体会神韵

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请学生勾画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排比:增强语势,加深感情。反复: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2、学生诵读所勾画的语句。

3、请学生就课文的词,修辞,句式,写法,结构等方面,用“--------好,好在-----------”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

如:“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三、话说延伸

请学生畅谈流传在家乡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条件许可的,还可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对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文章用语激昂,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让人激情澎湃。

五、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安塞腰鼓》教案模板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