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范文(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1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 ……此处隐藏3480个字……今后的音乐活动中,要多给幼儿这方面的练习。
学习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活动建议: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活动中,运用ppt月亮变化的图片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出示ppt时应该适时适宜,真正发挥其教育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后希望幼儿在平时能进一步观察月亮的变化,引导幼儿按照月亮的变化仿编故事,过一段时间后请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