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

时间:2022-12-22 22:57:42
《苏州园林》教案15篇

《苏州园林》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州园林》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1.正音正字。(略)

2.补充解词:因地制宜 标本 败笔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珠光宝气 闲适 明艳照眼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 ……此处隐藏33503个字……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层。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1)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规模(宏)大②庄严肃(穆)③大肆挥(霍)

④重重殿宇⑤举世(闻)名⑥(焕)发光彩⑦烟雾(缭)绕

⑧腐朽昏(庸)⑨龙凤(呈)祥⑩池馆水(榭)

名词短语④⑩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主谓短语①⑦⑨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苏州园林》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