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23 00:18:19
关于幼师教学心得体会3篇

关于幼师教学心得体会3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师教学心得体会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辅导。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三、辅导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 ……此处隐藏402个字……有热情,这无疑给我们的辅导带来方便。

二、辅导模式

根据我班幼儿特点,因材施教。辅导主要采取谐音辅导法,运用形象的图片,联系数学中的数字特点,让孩子对所学拼音的形进行联想。在辅导活动中,尽可能多的设置情景,让幼儿在生动、活泼、形象、可感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习得知识,掌握本领。贯彻以幼儿为主体,变被动注入为主动吸收,特别在课堂中引入赏识辅导,以鼓励赞赏为主的辅导理念。采用“看图—联想—谐音”的导入新课模式,再练习采用分组练习,游戏接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变枯燥的课堂为活泼的形式进一步吸引幼儿向学,更好的快乐学习。巩固以老师的形体或手指操等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刺激幼儿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本领。最后,家园共育,让家庭辅导参与到学校辅导当中来,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练习册来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老师第二天及时检查,反馈信息。

三、学期目标

1、让幼儿了解我国语言的发展进程,起点而对拼音产生兴趣。

2、知道本学期的辅导内容为单韵母和声母,及一部分音节,并能对简单音节进行拼读。

3、会读、会写及知道所学字母的字形、笔顺、发音以及所占四线格的位置。

4、对所学字母的歌谣能信手拈来,熟练掌握。

5、在课堂辅导中引入常规训练如爱惜书本,按时完成作业,举手回答问题等。

四、辅导内容

教材《启蒙拼音》和《启蒙拼音练习册》。

拼音由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组成,在辅导中要让幼儿认识字母的形、笔顺、发音和所占的位置。在声母辅导中引入音节的拼读,让幼儿掌握拼读的调号,介母以及部分韵母在拼写时一些规则。在练习册的学习中,更好巩固所学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册中再推之到实际生活中。

《关于幼师教学心得体会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