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时间:2023-04-18 06:11:18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终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以往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期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可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期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异常狠。每一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美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到达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教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提高”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最终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 ……此处隐藏8226个字……

看完这部电影后,听到了身边朋友对《摔跤吧爸爸》有关父亲的争议。比起用印度的惨淡现实来为之辩解,我倒觉得不如坦然承认电影里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有其局限性和不完美,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抗争的伟大。演员阿米尔汗也解释了父亲的进步性,不在于是否强迫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于意识到女儿也能有所成就。而且还是最大的成就。

最让我感受到这一点的是父亲送女儿来到大学后,低声下气地请求教练多关照一下吉塔,因为他相信她能为印度赢得金牌,而教练只把这看做笑料,因为之前从未有人做到过。很难说这有多么震撼。这就相当于你以优异的竞赛成绩从农村考上了清华物理系,当年没钱念不起书的你爸跑到院领导办公室用一口方言说,老师啊我真的相信我闺女能为中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女儿有着不可思议的潜能,并为之面临着全世界的不理解。而让他与那些痴心妄想的人不同的是,他也一直在用“世界冠军的父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亲身去与偏见和物质条件的困乏斗争,为女儿赢得那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可能性。无论女儿是在辉煌还是低谷,他对她的信任从来都没有变过。

这种精神放到中国也是稀缺的。社会对杰出女性的判断标准总是不同于而且往往是低于男性的,比方说:“女孩就不要做太辛苦的工作了,漂漂亮亮就行。”“你以后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好。”“早点结婚,过了三十岁你就不值钱了。”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声音是:“女孩子也要能吃苦。”“就算数理化很难,你也不能随便放弃。”“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工程师、程序员、老师、医生或者创业者,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不要拘泥于琐事,多想想大事。”“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你也可以成就最辉煌的事业。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