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06 09:09:19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心雕龙》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1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其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而布局严整,其理论观点之间讲究次序而回环照应、互相补充而逻辑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在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具有如此完整、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骚》为变体,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二是就文章写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这五篇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枢纽。

文章以“原道”开篇,把文章的由来和道家的“道”关联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仅在六朝文士之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所作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明其本然”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运用了道教这一“道”的思想,但是在之前,刘勰曾批判道教著作。在刘勰看来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其立教固然有异,但是他们的终极追求 ……此处隐藏3469个字……都要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这是表情达意的基础。

在文学创作的时候如何才能够运用想象,刘勰认为在写作的时候“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但是这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去想,更不能胡乱凭空地想象。刘勰认为想像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想像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则是全篇的纲领,如果想像脱离了现实便失去了依持。文学创作有赖于平时的积累,成竹在胸“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所以才能“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这都是作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大自然和万事万物经过了细致地观察之后才逐渐做到的。从容不迫地直抒胸臆,笔下文思泉涌,一挥而就,都是刻苦锻炼出来的结果。

人的文学禀赋和文学风格是天生的,但这并不影响不同的人在文学上取得同样辉煌的成就。刘勰举了司马相如、扬雄、桓谭、王充、张衡、左思等人为例来说明不同禀赋和风格的人都可以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是这取决于个人的学识。如果“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那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如果没有深厚广博的学识作为艺术思想的基础的话,那不管你是思维迟钝还是思维活跃,在文学创作上都是走不长远的。而且还会出现“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的现象。这又要求作者能够在纷乱的思绪当中把握住最灵性的闪光点。做到“博而能一”,这样的才学和心态才算可以开始写作了。

总的来说《神思》是一篇艺术想像论。强调心也就是思维与想像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是艺术思维是对生活和世界的反映,只有有了广博的学时才能更好地刺激想像,但是要有明确的重点才能将驳杂的思绪引入到你的主题上去,对于想像的描述自然离不开美妙的语言,辞令是行文写作的基础。至于更进一步的写作技巧则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的清楚的东西了。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